2023 再探臺灣民眾對於假消息的看法

繼《2022觀察臺灣民眾對於假消息的看法》之後,今年我們再次調查臺灣民眾對於假消息的看法。

益普索|臺灣民眾對假消息的看法
The author(s)
  • Roger Kuo Observer, Taiwan
Get in touch

繼《2022觀察臺灣民眾對於假消息的看法》之後,今年我們再次調查臺灣民眾對於假消息的看法。

2023 年,假消息散布的情形仍然普遍,多數民眾認為假消息對社會影響嚴重;在日常生活中,近九成民眾的生活中曾經出現過假消息,也日漸警覺到假消息對社會所帶來的影響;民眾認為假消息散播的三大來源,依序仍是「媒體工作者」、「政治人物」及「境外勢力」;而散播假消息的管道,仍以「網路」、「手機」、「電視、廣播」佔大多數。

和 2022 年的調查結果有較大差異的,是民眾認為「手機」是假消息散播管道的比例從 65.8% 上升到 80.7%,和「網路」並列為最大的假消息散播管道。

此外,民眾受到假消息的影響,對「民主制度」、「政治人物」、「媒體工作者」的信任程度皆較 2022 年的調查結果減少,分別從 51.7% 降低至 46.8%(民主制度),從 67.2% 降低至 60.3% (政治人物),從 70.7% 降低至 65.0% (媒體工作者),顯示假消息的確影響到民眾對於民主制度、政治人物、媒體工作者的信任程度

而與 2022 年相比,民眾認為「即使損害人民的言論自由,政府或網路與社群平台業者應該限制假消息在網路傳播」的贊成比例減少,分別從 66.4% 降低為 59.3%(政府),從 68% 降低為 63.3%(網路與社群平台業者);顯示民眾一方面希望政府和網路與社群平台業者要負起責任來限制假消息的傳播,另一方面也有部份民眾希望自己的言論自由不要因此受到太大的損害

今年的調查亦顯示,86% 的民眾認為政府應該立法要求網路平台提高其演算法的透明度;77% 的民眾認為網路平台在使用媒體新聞的時候應該付費取得授權;民眾認為最佳遏止假訊息的方法依序是「加強政府立法管制」、「提升媒體報導正確度」、「推動媒體素養教育」、「推廣事實查核工作」,以及「要求平台內容自律」。

閱讀完整文章

The author(s)
  • Roger Kuo Observer,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