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普索Ipsos | 如何走出中国特色便利店之路
5月13日-5月15日,以“走中国特色便利店之路”为主题的“新消费论坛——2019中国便利店大会”在武汉市召开。此次大会共有500余家便利店参会,益普索Ipsos研究总监陈磊作为代表,受邀参加此次大会,并为品牌主们解读新消费习惯的出现对便利店的影响。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放缓,已进入个位数增速时代。据国家统计局科学研究所预测,社会消费者零售总额将维持在9%左右的增速。虽然增速趋缓,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不可忽视。2019年,中国消费市场将向“消费升级”、“服务升级”、“个性化服务” 等方向发展。

很多人对“消费升级”理解有偏差,“消费升级”≠“卖的更贵”。满足消费者从功能上到情感上的进阶需求,增加享受型消费,满足自我需求,才是真正的消费升级。消费升级可以拆分成四种不同形态,商品走向我、商品实质性提升、花钱换经历以及求异+从众。
商品走向我:
电商平台、外卖平台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习惯,让消费者足不出户,解决一系列日常问题。省时省力,从而让消费者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认为更有意义的事情。同时,线上+线下的融合,极大程度的打通了消费者数据,增加对消费者购物习惯的预测,更针对性的为他们定制服务、享受服务。品牌主通过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提升消费的体验感,从而使“让更多消费者走向我”

商品实质性提升
商品不再特指商品本身,它的定义被扩大,从包装、成分到口味等多方面升级,如追求更健康的食物,选择猎奇口味食品等。代言人其实也是商品组成部分之一。让消费者在享用商品的同时,借助社交媒体,分享自己使用的喜悦,与自己喜爱的代言人“零”距离,模仿其使用喜好,增加与产品的互动性。
花钱换经历
非实体经济的崛起意味着“体验式消费”的时代已来临。以前消费者喜欢用钱去购买实物。随着消费升级,消费理念的转变,旅游成为了时下热门话题。从以前的“打卡式旅游”到“体验式旅游”,消费的内容也从“门票+旅游纪念品”变成“对目的地的深度体验,寻求本地化的消费内容”。体验+消费,要让消费者实实在在参与进来,从以产品为核心,转换成以体验为核心。
求异+从众
自媒体创业最大程度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一大波“网红产品”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对大IP的青睐,这当中也包括了对网红产品的追捧。消费者渴望在大面上追求不同,小范围寻求一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大IP和网红产品之上,寻求差异化的消费,然而在消费者从众心理的驱使下,选择社交圈内认可的产品,既要标新立异,又要展现自我。
基于消费升级对消费市场的冲击,便利店应该如何结合消费者心理动机,未来又改如何发展?
益普索Ipsos 根据上述内容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利用社区平台,提供配送服务
2. 合作开发定制化的品质和产品
3. 利用VR、AR等技术,提升店内购物体验
4. 便利店专属,打造网红产品或网红便利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