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
當拜倫.夏普的品牌成長理論遇上新產品
拜倫.夏普(Byron Sharp)特別主張影響品牌成功的關鍵是市場滲透成長,而非品牌忠誠。雖然他的建議聚焦在如何讓既有品牌成長,但行銷人應該要想想,他的法則是否能應用在新產品開發上?也就是說,行銷人是否能夠利用夏普的法則發行成功的新產品?Byron Sharp asserts that it is penetration growth and not loyalty that is critical to brand success. While Sharp’s advice focuses on how to grow existing brands, marketers should be asking if his principles apply to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s well. In other words, can marketers use Sharp’s principles to help them launch successful innovations?
-
科技如何改變零售業的規則:對話式商務、即時訊息、聊天機器人
即時訊息替零售業者(或品牌)與它們的消費者開啟了新的溝通管道。根據Facebook,在美妝零售業者Sephora開始透過Messenger提供預約服務後,它的店內美容預約成長11%。而Whole Foods是另一個快速跟上Messenger使用潮流的零售業者。去年夏天它發行了食譜聊天機器人,消費者只要在Facebook Messenger輸入食材或料理類型,就能夠得到主廚機器人的建議,讓消費者隨時隨地都能輕易發掘食譜。
Chat is opening up new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retailers (or brands) and their customers. According to Facebook, after Sephora, the beauty products retailer, launched its appointment schedule service via Messenger, its in-store makeover bookings increased by 11%. Whole Foods was another retailer quick to pick up on the use of Messenger. In summer last year, it launched a recipe chatbot, where shoppers could get recommendations from a robot chef through Facebook Messenger, by texting ingredients or cuisine type, to inspire shoppers anywhere, anytime and make recipe-discovery easy. -
益普索BVC: 探索品牌背後的祕密
在2006年推出BVC(Brand Value*Creator)之後,益普索研發中心已在超過150個商品類别進行了约18,000次的BVC相關研究。基於這些研究經驗,我們得以驗證益普索BVC在跨领域的综合能力,同時為客戶的問题提供有效的洞察,協助客戶迎接不同類型的商業挑戰。
-
行為經濟學 大腦對於負面訊息的偏好
傳統經濟理論認為人是理性的,在做決定的時候,會追求利益最大化。我們也必須含蓄地承認,當我們在做研究的時候,常常僅著墨於我們想了解的好處。更具體地說,我們常常只使用措辭正面的屬性選項(例如:是一個值得我信任的品牌、有效地清除污垢、提供良好的客戶服務)來回答大部分的問題,而常常不衡量負面屬性選項(例如:我不相信這個品牌、不夠有效地清潔汙垢)。而這樣的情況常發生在品牌權益研究、概念測試、產品測試、消費者研究等。
-
在媒體超載的世界裡,如何讓品牌被聽見?
各品牌爭相被聽見的狀況從未如此劇烈。消費者現在可以透過更多的裝置,以更快的速度,獲得更多的資訊。當消費者面對如此多的選擇時,品牌該如何脫穎而出,並且和消費者建立聯繫呢?
-
如何推動消費者在線上對話?
世界在不斷變化;現在有一群新的汽車消費者——千禧一代,他們占新車銷量的百分之二十八,其購物方式與之前的各代人截然不同。他們當中95%的人在網上購買汽車,63%的人至少造訪兩家經銷商店面,他們平均每天使用社群媒體43次。緊隨其後的是Z世代,他們上網的時間更多。
-
併行智慧(Side-by-side Intelligence): 社群媒體資料在品牌資產管理中的力量
近十年來,Ipsos一直在進行社群聆聽(Social listening)的研究與嘗試。雖然我們一直認為,社群媒體資料的代表性並不足以取代傳統調查研究,但它確實能幫助我們更了解消費者。社群媒體資料有助我們看到品類發展的趨勢、未滿足的需求,以及在常規裡,以資料為基礎的調查中可能不會被發現的新興課題。此外,透過經驗證的分析架構應用至資料,我們已經將社群聆聽(Social listening)進階至社群智慧(Social intelligence),以協助我們的客戶解決有關創新、品牌健康、數位溝通和購買途徑的問題。
-
框架在產品概念測試中的重要性?
行為經濟學是一個快速成長並且令人興奮的研究領域,它是利用心理、社會、認知和情感等因素,來研究我們的決策過程,而這對社會、機構、企業乃至我們的個人生活上都有諸多意義。
將行為經濟學融入產品概念測試,能夠更真實地反映出消費者在現實世界中作出決策的方式,因此有助於我們在選擇最有潛力的產品時,作出最好的決定。